产品中心

【筋膜刀】什么是筋膜刀技术?在运动康复中的应用

时间: 2024-03-11 12:47:38 |   作者: 产品中心

产品详情

  近年来,筋膜刀作为一种新型的健康工具备受瞩目,因其独特的刮擦和按压功能能有效缓解身体的疼痛,促进身体的淋巴排毒,改善皮肤质量等。

  对于健身爱好者来说,筋膜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缓解肌肉紧张,避免乳酸堆积,使肌肉线条更加优美。而对于长期久坐对着电脑的上班族来说,筋膜刀能快速放松肌肉,缓解肩颈僵硬和腰酸背痛。

  去运动康复的朋友们见到筋膜刀时总是充满好奇,其亮闪闪的金属材质和奇特的形状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康复师在操作时通常会戴上黑色的手套,看起来非常酷。当筋膜刀在大块肌肉上滑动时,会产生酸胀的感觉。而一旦找到扳机点并进行施压时,有时会让人感到痛苦难忍。

  筋膜就是指包裹肌肉的那层膜。这种认识是不够全面的。筋膜是人体里的结缔组织,它是从头到脚的一整张网络,不仅包裹了肌肉,还包裹了全身所有的器官,例如大脑、心脏、血管、骨骼等等。由蛋白质构成的肌筋膜对人体的所有功能都产生一定的影响,所有的人体机能都依赖于功能良好的肌筋膜机构。

  浅筋膜:是分布于全身皮下层的纤维层,有人将皮下组织全层均列属于浅筋膜,它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遍布全身,对身体的新陈代谢和营养供给非常重要。

  深筋膜:又叫固有筋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遍布全身,包裹肌肉、血管神经束和内脏器官,并为它们提供了支持和保护。深筋膜也是身体力学传递最重要的一层。大部分肌肉拉伤受损的也都是深层筋膜。

  筋膜原指肌肉周围的致密结缔组织,它像保护套一样包裹着肌肉。我们平时下厨切肉时,看到肉上的那一层白色薄膜和里面的筋,就是筋膜。

  现在筋膜理论认为筋膜不仅是一种组织,也是一个系统。筋膜系统就像是一张网,包裹所有的器官,形成我们的身体构造,并为身体提供支撑。我们日常所熟悉的肌腱、韧带、关节囊等都属于筋膜。

  筋膜分为两种,一种是浅筋膜,位于皮肤深面,覆盖全身。浅筋膜的厚度在身体不一样的部位是不一样的。通常,我们把皮下脂肪层默认为浅筋膜。

  另一种是深筋膜,它的形态结构很复杂,也包裹着神经和血管。深筋膜将肌肉(骨骼肌、平滑肌、心肌)层层包裹,将不同功能的肌群分开。

  书中是如此描述筋膜与肌肉的:无论肌肉如何单独工作,它总会通过筋膜网对整体的连续性有功能上的影响。没有筋膜的协助,肌肉没办法完成收缩,也不能维持其形态。

  相信很多运动爱好者都听过“肌肉黏连”的说法,一提到黏连很多人脑海中首先浮现的画面就是肌肉与肌肉相互粘在一起,不能很好的收缩,从而出现肌肉紧张、僵硬,总想牵拉一下的感觉。当然,这样理解是没问题的,但实际上肌筋膜黏连是我们体内胶原蛋白过度分泌的结果。过度分泌的胶原蛋白改变了筋膜的原本结构,使其与肌肉发生黏连,影响了肌肉的收缩,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功能障碍。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小时候都会因为贪玩摔倒而留下一些伤疤,这种疤痕实际上就是一种结缔组织的增生所导致的。因为当你的皮肉受到伤害之后,身体为了使伤口更快的愈合,它就会不断的分泌胶原蛋白来修复伤口,但是没有受伤之前的皮下胶原纤维是有其原有的排列走向的,受伤之后原来的纤维被撕裂,排列方向也会被打乱,而修复阶段,身体所分泌的新的胶原纤维并不会按照原来的方向进行排列,所以,最终的结果就导致了纤维之间的异常连接和粘连,使得身体出现了疤痕。这实际上的意思就是一种常见的“黏连”。

  筋膜黏连的原理其实和上述的开创性伤口所造成的黏连相类似。当我们长期的处于不良身体姿态、缺乏运动或发生运动损伤,就会导致筋膜增生、老化和撕裂。当身体收到相关信号之后,就会分泌大量胶原纤维来修复受损的裂口,使裂口处的纤维的排列变得杂乱无章,此时,肌肉与肌筋膜间的“黏连”便产生了。

  一项来自David Lesondak博士的研究成果显示:正常人比目鱼肌周围胶原蛋白以三种不同的方向排列(图3A),而缺乏规律运动或完全不运动会使成纤维细胞几乎得不到任何刺激,从而对健康筋膜产生负面影响,并导致其结构的丧失(图3B)。

  本体感觉和/或内感受性减弱(通常表现为感觉笨拙、不协调或对生理感觉不确定)

  目前的筋膜理论认为,筋膜也像肌肉一样是可以锻炼,它和传统训练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更注重弹性训练,更注重拉伸、筋膜放松、以及本体感觉。

  筋膜的胶原含量能够跟着时间的推移,根据它所受到的机械力,慢慢地自我重塑,例如拉伸,泡沫轴,以及其他的物理治疗方式都是非常敏感的。通过这一些机械负荷能刺激结缔组织引导胶原纤维进行正确的排列,并增加氧气和营养的供应,以及代谢相关的废物,这样一来就能增加纤维和纤维束之间的润滑性,使它们能战场的滑动。

  多样化的规律运动+拉伸,能改善筋膜黏连。在制定运动计划时,因为成纤维细胞会向着有张力的方向生长,所以我们大家可以根据这种特性来安排我们的锻炼方式,如增加一些弹跳运动,拉伸时能采用弹震式拉伸等。

  适度适量的推拿按摩,也是解除筋膜的粘连的一种好方法。筋膜对机械压力非常敏感,通过压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筋膜中的液体交换,并使纤维之间的润滑性增加。但必须要格外注意的是,过度长时间的按摩或每天按摩的频率过高,以及按摩时力道过重,这一些状况也都有可能会破坏筋膜之间正常的纤维连接,从而造成筋膜的黏连。

  在国外将使用筋膜刀来进行放松或治疗,常常称为IASTM(工具辅助的软组织移动术)。筋膜刀是近些年物理治疗方式的新兴产物。筋膜刀技术是一种以工具为辅助软组织松动的治疗形式并结合最新的筋膜释放技术而成的新型软组织筋膜治疗技术。

  作为一种新开展的筋膜新技术,肌筋膜刀对治疗肌肉、肌筋膜疼痛技术特制,它根据人体工学设计,并能检测治疗筋膜黏连、快速定位,有效抑制软组织纤维化,慢性炎症和退化。

  其通过给予皮肤处以斜向的力,对筋膜及肌肉中的结节、黏连进行松解,使那些褶皱的、粘连的、紊乱的、无方向的筋膜和肌肉变得柔软、放松,进而达到去除疤痕组织,促进目标部位软组织再生、缓解疼痛、提高关节活动度、促进结缔组织重组等效果。但同时,由于筋膜中拥有比肌肉中多得多的感受器(指可接受不同的信息并将其传输到中枢神经系统的受体)使用筋膜刀进行松解时体感上会格外的“酸爽”。

  正常使用筋膜刀进行松解的时候,不应该有剧烈的疼痛,大多数情况下应该是一种酸或胀的感觉。如果你做了筋膜刀后,刮出红色斑点或有大面积瘀斑,那么其实这也属于一个禁忌症。因为在刮的过程中,如果产生了一些皮下的出血或者红肿,那么说明皮下产生了新的出血点,这些出血点其实会产生新的瘢痕(黏连)。

  下面将深入探讨筋膜刀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帮助那些想在康复领域发展的小伙伴们更好地了解和使用筋膜刀。

  当筋膜尽量处在滑动状态下,保持一定的张力的前提下,由筋膜刀给予机械剪切力,加速筋膜的新陈代谢,透明质酸解聚,由大分子变为小分子,凝胶由固态变为液态,筋膜又会恢复运动的灵活性。筋膜刀的压力与特殊的手法使得筋膜大面积无死角的受力,这可是传统的按摩手法所不能够比拟的。

  探扫刀(C型)用于最开始的时候,对患处进行探扫,力度要轻,找出结节点以及张力过大部位。

  鲨鱼刀(A型)作用于清除路径以及治疗,在一些不规则的小肌肉较为贴切,同时它的凸起部位能够适用于点压,钩状刀在一些柱状的部位像手臂等位置,同时它的两个凸起部位作用于点压结节处,分离肌束肌腱等。

  钩子刀(S型)常用来定点松解法,对于胸锁乳突肌等条索状筋膜一般用这个工具,特殊的弧度还一般用来处理女性前臂筋膜。

  大M刀(M型)主要是作用于一些大的肌肉部位,像背部肌群、背阔肌竖肌群、斜方肌大腿后侧,臀部,腰部等。

  最后要着重提一下,筋膜刀治疗与传统刮痧的区别,经常会有人把它们混为一谈,然后傻傻分不清。详细的细节内容就在下面的表格里啦!

  第一,恢复提高皮肤弹性。这是处理浅层筋膜的功劳,在处理时我们能清楚的感受到皮肤下的气泡感和不规则结缔组织的感觉,这会使得脂肪与皮肤之间的支持带不均衡。

  第二,治疗运动损伤。几乎所有的运动损伤,在筋膜刀的处理下,都能非常的有效,因为它治疗了正确的点,就是这么简单。肌肉拉伤去推拿按摩肌肉,这就是传统疗法效果不好的原因,治错了地方。

  第三,激活本体感受器。也就是神经激活,这会让你训练起来更好,很多运动人士,训练中遇到瓶颈,或者训练时左右肢体感觉不同,状态不稳定,主要是深层筋膜的本体感受器的问题,也就是深层筋膜的粘连。

  筋膜刀的适应症较多,包括常见的:1.肱骨内或外上髁炎;2.颈肩腰背部疼痛;3.足底筋膜炎;4.髌腱炎;5.跟腱炎;6.腱鞘炎;7.术后疤痕;8.肌筋膜疼痛症;9.髂胫束综合征等。

  但它也有相应的禁忌症需要大家格外注意,筋膜刀绝对禁忌症:1.皮肤感染;2.开放伤口;3.骨折;4.近期缝针部位;5.未控制的高血压;6.肾功能衰竭;7.血肿;8.骨髓炎;9.孕期。筋膜刀的相对禁忌症:1.服用抗凝药物;2.静脉曲张;3.癌症;4.风湿性关节炎;5.急性炎症。

  除此之外,筋膜刀也能够适用于运动前热身和运动后放松。运动达人,定期做做筋膜保养,可以释放紧张的筋膜,提高运动能力;不爱运动的人,更能够最终靠筋膜刀的修复,帮助你改善自身的亚健康状态。

  想要使用筋膜刀,第一步是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技巧。以下是从入门到精通的筋膜刀使用指南:

  如果你是初次使用筋膜刀,建议选择柔软的材质(如泡沫)制成的刀头,并选择轻柔的力度。

  好了,虽然了解了筋膜刀的作用和使用方法,但是应用到运动康复中时,建议我们大家系统学习掌握专业技能知识,毕竟它的使用是根据人体解剖学知识应用的哦!

  如果你现在是零基础,想掌握筋膜刀康复知识进入运动康复领域发展,却不知道怎么来选择?

  或者你只有筋膜刀碎片化学习经验,想系统学习全面运动康复知识,却不知从何入手?

  罗军,硕士,国家运动队队医,广州涉外康复医学院客座教授,国家卫健委认证主管康复治疗师,广东省体质健康管理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保健协会骨科康复分会第一届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科普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运动康复分会委员,广州物理治疗学会脊柱侧弯康复分会理事;

  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体育学院访问学者,备战2016年里约奥运、2017年和2021年全运会国家专家队成员;

  参与6本英文康复专业专著翻译,参编专业书籍一部,专利一项,主持参与省级课题2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擅长肌筋膜疼痛/功能障碍,韧带损伤重建及骨折术后的诊疗,在运动损伤康复临床诊疗及竞技体育康复保障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实战经验。

  2、各肌筋膜单元触诊解剖、诊疗流程解析、案例展示及治疗逻辑推演、诊疗操作标准化规范化建立;

  1.报名成功的学员,如无法参加本期课程,请提前两周和对接的课代表说明,名额方可自行转让或者留待下一期参课,费用不退;